二维码登录过期
点此刷新

车路云一体化创新发展指数调研问卷

问卷简介
各城市相关单位: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全球发展共识,全国多个城市正积极响应,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产业规模化应用已进入关键发展阶段。

为系统调研各城市车路云一体化创新发展水平,促进跨行业协同创新与资源整合,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暨李克强院士工作站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车路协同创新联合体等权威机构,共同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创新发展指数研究工作,从车路云一体化战略框架下的发展环境、系统建设、应用多元、产业带动等关键维度,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体系,以指数的形式客观呈现各城市发展成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现诚挚邀请贵单位参与本次调研,恳请于2025年6月6日前填写并反馈《车路云一体化创新发展指数调研问卷》。您的参与对我们非常重要,万分感谢!

填写须知

  1. 1、请确保所填报的数据为截至2025年5月31日前的有效信息,为保障数据质量,建议对每项内容尽可能提供详细说明,以便形成更全面、准确的分析依据。
  2. 2、本问卷中所收集的数据将由收集方严格保密处理,并仅用于本次调研及后续创新指数报告的编制。我们承诺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所有参与单位的信息安全与隐私得到妥善保护。
  3. 3、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刘建檬,13036397965(微信同号);刘寅莹,18580156093(微信同号)。
问卷填写
一、发展环境
1.政策保障

1.1 当前城市是否出台了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前装/后装的政策?

1.2 当前城市是否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的相关政策或规范?

1.3 当前城市是否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管理、车辆准入等管理制度?

2.组织保障

2.1 当前城市是否设立车路云一体化工作专班?

2.2 当前城市是否拥有市级智能网联汽车运营主体?

二、系统建设
1.车载终端

1.1 当前城市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中,搭载C-V2X(支持PC5直连通信功能)车载终端的车辆数量是多少?请进行说明。

(*注:车载终端指负责车外通信互联的设备、产品形态包括不限于:TBOX、OBU等。以对城市公交车、公务车、出租车等公共领域与乘用车领域的存量车进行C-V2X车载终端搭载改造,以及新车车载终端搭载整体情况为依据)

1.2 当前城市接入云控基础平台的日活跃智能网联车辆数量是多少?请进行说明。

(*注:日活跃智能网联车辆以云控基础平台接入搭载C-V2X车载终端的车辆为准)
2.道路覆盖

2.1 当前城市智能网联道路里程占城市建成区的城市道路里程占比是多少?请进行说明

(*注:智能网联道路包含但不限于道路智能设施(智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MEC、RSU等)、道路交通设施(数字化标识标牌、信号灯升级改造)等,具备和支撑平台进行信息交互的功能。里程占比=城市智能网联道路里程/城市建成区城市道路里程)

2.2 当前城市开放测试道路里程占城市建成区的城市道路里程占比是多少?请进行说明。

(*注:城市开放测试道路里程指城市为实现智能网联车辆技术测试和运营而开放的道路,里程占比=城市开放测试道路里程/城市建成区城市道路里程)

2.3 当前城市所建设智能网联道路的设备在线率为多少?请进行说明。

(*注:设备在线率是指智能道路基础设施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正常联网并保持功能可用性的比例,设备在线率=设备正常在线时间/总运行时间)
3.网络通信

3.1 当前城市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区域中,5G Uu(蜂窝网络)服务覆盖率为多少?请进行说明。

(*注:5G Uu(蜂窝网络)服务覆盖率=建设区域内实现5G Uu(蜂窝网络)覆盖的道路里程/建设区域道路总里程×100%)

3.2 当前城市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区域中,C-V2X直连通信服务覆盖率为多少?请进行说明。

(*注:C-V2X直连通信服务覆盖率=建设区域内实现有效PC5直连通信的道路里程/建设区域道路总里程×100%)
4.平台管理

4.1当前城市是否拥有统一云控基础平台?

4.2当前城市云控基础平台是否实现了与其他平台的互联互通?在互联互通方面:

(1)是否接入数字信号(红绿灯)数据,实现区域级/城市级信号灯联网?

(2)是否接入交通、城管等平台数据,实现区域级/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

(3)是否成功接入车企/停车场/充电桩等平台数据并实现互联互通?

三、应用多元
1.城市管理

1.1 城市是否通过车路云一体化的建设实现了对智慧城市业务(如城市治理、智慧出行服务等)的赋能?

(注:从城市治理、智慧出行服务,如智能导航、路况推送等便民服务,体现城市在智慧城市业务方面的赋能情况。)
2.交通提升

2.1 城市是否通过车路云一体化的建设实现了对交通运行提质增效、智慧交通管理(如信号优化、拥堵缓解等)的赋能?

(注:从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效率与质量方面,体现城市在推动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发展方面的赋能情况。)
3.车联网示范应用场景

3.1 城市是否开展网联功能上车(如红绿灯、自动泊车等功能上车等)?

3.1.1 请列出已开展功能名称和数量。

3.1.2 请结合所开展的最优功能应用覆盖度(如红绿灯对路口的覆盖度,自动泊车功能在停车场的覆盖度)等情况进行说明。

3.2 城市已推广的功能应用是否实现了对一种或多种类车辆(如公交、环卫、乘用车、物流车、专用车辆等)的赋能

3.2.1 覆盖了哪些车辆类型

3.2.2 请结合所开展的最优功能应用,对其上车数量、推广渗透率等方面进行说明

3.3 城市是否开展了如智慧环卫、智慧乘用车、城市物流、公路物流、智慧矿山、智慧港口等车联网示范场景?

3.3.1 请列出目前已开展的各类场景及其对应数量,针对每种场景列举具有代表性的服务商或合作方案例。

3.3.2 请结合所开展的最优功能应用,对其上车数量、推广渗透率等方面进行说明

4.数据服务

4.1 城市是否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与图商、车企、自动驾驶公司、研发机构等开展商用合作和应用创新?

5.其他创新应用

5.1 城市是否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探索并实现了其他创新性应用探索?

(注:可结合城市自身发展条件和特色,以是否实现除城市城市管理、交通提升、车联网示范应用场景应用、数据服务方向之外的潜在创新性应用进行填写)
四、产业带动
1.产业实力

1.1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数量同比是否增长?

1.2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上企业数量同比是否增长?

2.产业潜力

2.1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股权投资数量同比是否增加?

2.2 城市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股权投资规模同比是否扩大?

五、未来发展战略建议
1.对未来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的重点战略和完善方向有哪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