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支持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促进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搭建和多种应用场景探索,加速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助力汽车强国、交通强国建设。
开展车路云一体化综合性城市试点是产业发展必然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车路云一体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的重要领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已基本具备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探索的较好基础,需要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打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
探索车路云协同发展模式,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当前国际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正加速演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紧抓技术创新发展机遇,抢占发展主动权,赢得战略制高点。车路云一体化充分运用了多项数智技术,汇聚车、路、云、网、图多领域优质资源,开展试点探索工作,是实现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从创新技术迈向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推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最为重要的实证环节。可以说,国家统筹推进本次城市级试点工作开展,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各领域资源,加速核心技术攻关落地,探索应用场景并挖掘市场需求,是抢占智能化技术发展制高点、新赛道的重要举措。试点的成功将有力推动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长期保持我国在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引领地位。
我国已具备车路云一体化的较好基础,可支持向更广范围进行拓展。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部署协同推进,特定区域的车路云协同试点示范成果显现。截止目前,我国已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2万多公里,17个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完成了70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智慧高速、智慧公交等一批车路协同先行先试项目在地方落地,为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方案由试验测试向商业化应用打下较好基础。当前,各地方小规模测试示范已积累一定经验,迫切需要在场景复杂的现实交通流中开展试点示范,进一步提升用户驾乘体验,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恰逢其时。
当前车路云一体化发展仍面临发展瓶颈,亟待试点予以探索优化。当前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迭代迅速,各类示范应用推进过程中未形成统一建设标准,按不同标准进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在未来面临替代风险,沉没成本较高,亟待形成更广泛适用的技术标准和体系架构。目前以政府主导的建设模式为主,市场化程度较低,尚未有适应于大规模商用化的成熟模式借鉴,可复制性和可扩展性较低。城市级试点工作开展有助于协同政府和产业各界的发展愿景,有助于突破上述瓶颈问题,在标准架构一致性和运营模式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探索。
试点统筹谋划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以城市为主体开展试点申报,增强地方车路云发展动能。本次试点将支持已有一定产业基础、设施基础、政策支撑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的城市自主申报,经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后,由五部委成立的专家组进行评审,择优选出试点城市。各城市可充分利用本次试点申报机遇,认真总结借鉴已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经验教训,进一步协同调动区域内各类优势资源,积极审慎展开试点示范工作。
以应用落地为试点目标,多领域协同推进产业发展。在本次试点中,具体围绕协同发展设置了9个方面的试点内容,包括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建设、车载终端装配率提升、城市级平台建设、规模化示范应用、探索高精地图安全应用、完善标准测试体系、建设跨域身份互认体系、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探索新模式新业态等。其中具体设置了如基础设施覆盖率、终端搭载率、车辆应用规模等多方面应用目标,覆盖从建设到使用、从标准到应用等产业发展各环节,将更好打造消费场景、培育市场需求,对企业选择技术路线、降低生产建设成本有较大助力,也有利于各地方挖掘数据潜能,对于试点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交通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重视前瞻领域研究,支撑构建安全稳定的智慧交通监管体系。面向未来智慧交通发展趋势,构建兼顾发展与安全的创新监管体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试点提出要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在自动驾驶系统激活状态下进行交通安全监管,并建立安全事件研判机制;同时支持跨行业跨区域联合标准研究,建设完善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以及智能交通、车辆智能管理、基础地图等标准体系,从政策监管和技术标准等多个维度开展逐层探索。五部委也会对试点中的有效做法、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给予相应支持,并对试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将形成鼓励优秀、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试点将广泛汲取各试点城市先行先试的经验智慧,有望为后续政策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助力国家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作者吴志新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